校園足球專欄
【教育教學】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足球教學訓練大綱
作者:體育組 瀏覽:42 發布時間:2020/12/29 10:16:09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足球教學訓練大綱
高一年級足球教學訓練大綱
一、訓練目標和任務
1.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。
2.培養和發展球感和控制球的基本能力,學習基本的運、傳、接、射門等技術動作。
3.通過1:1、2:2、3:3和4:4比賽領會"進攻與阻止進攻"基本戰術思想,培養抬頭觀察能力和意識。
4.培養正確的跑、跳技術,發展身體動作的柔韌性、協調性、靈敏性和平衡能力,注重抓好柔韌、協調和平衡素質敏感期的訓練。
二、每周訓練次數與時間
每周訓練3-5次,每次訓練時間為1-1.5小時。
三、訓練內容
1.技術訓練:
球性球感和控球練習為主,包括地滾球、反彈球和空中球。通過趣味足球的教學訓練方式。采用多種足球游戲,身體素質加足球技術的訓練模式,讓學生學對技術,學會技能,提高身體素質。
2.戰術訓練:
借助1:1、2:2、3:3和4:4單球門和多球門的比賽向球員介紹足球比賽的基本戰術思想"攻與守、進球與阻止進球",認識控球的重要性,鼓勵球員去爭奪控球權,培養球員抬頭觀察的能力和意識。
3.身體素質訓練:
(1)各種體操和墊上滾、翻運動。
(2)練習各種方式的跑、跳躍、跨越,培養反應速度、柔韌性、平衡、協調和節奏感等能力。
4.心理訓練:
培養學生球員的求勝欲望和自信心。在任何場合應以鼓勵與表揚為主,讓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享受足球的快樂。
5.比賽:組織學生參加校、區、市級七人制、九人制為主的比賽。比賽時間為40分鐘(上下半場各20分鐘)。
7.考核:
顛球、帶球跑、踢球比準
四、參考教材
1.亞洲聯教材
2.廣州市青少年訓練(教材)
高二年級足球教學訓練大綱
一、訓練目標和任務
1.進一步提高兒童球員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。
2.繼續熟悉球性和運控球基本技術。
3.學習與初步掌握比賽相關的技術:運、傳、接、射、搶和頭頂球技術。 4.初步掌握正確的跑、跳技術,注重發展兒童球員的動作速度、反應速度、身體的柔韌性、協調性和靈敏性;抓好速度素質敏感期的訓練。
二、每周訓練次數與時間
每周訓練3-5次以上,每次訓練時間為1-1.5小時。
三、訓練內容
1.技術訓練:
繼續提高球感與控球能力,包括腳的各部位和身體各部位感受球與支配球動作的練習;學習簡單運球突破技術,運球變速、變向轉身技術、接球、接-傳球、運-傳和運-射、原地與助跑頭球技術、正、側面搶球技術;初步掌握腳內、外側、腳背踢球、剪式、馬修斯、克魯依夫等技術動作。
2.戰術訓練:
初步學習有關傳球與接應、創造空間、二過一墻式配合、盯人和保護的個人攻防戰術。學習五人制和、七人制比賽的基本陣型和要求,提高球員抬頭觀察的能力和意識。
3.身體素質訓練:
通過各種足球游戲練習,鞏固協調性、靈活性和保持身體平衡等能力;抓好速度敏感期的訓練(反應速度、動作速度);提高正確、快速足球專項跑、跳的技術。
4.心理訓練:
培養求勝欲望與自信心,注重發展思維能力和注意力。
5.理論學習:
全面學習比賽規則,講解比賽攻防原則,分析傳、接、頭頂球和搶球技術運用的合理性原則。
6.比賽:
組織學生參加校、區、市級七人制、十一人制為主的比賽。比賽時間為40分鐘(上下半場各20分鐘)。力爭全年達到30-50場次。每周應安排一場比賽。
7.技術考核:
顛球、運球繞竿、射門比準
四、參考教材
1.西德"少兒足球訓練法"
2.亞足聯教材
高三年級足球教學訓練大綱
一、訓練目標和任務
1.培養球員熱愛足球運動的積極態度和良好的訓練和比賽作風。
2.在提高基本技術熟練性的基礎上,形成技術定型,并通過對抗性練習和比賽使個人技術向實用比賽技巧轉化,逐步培養能在對抗局面下控制球和運用攻守的能力。
3.在球員已具備基本戰術之素養的基礎上(如二過一,二過二等),傳授新的戰術要素與要求。提高和完善區域的局部組合和整體作戰能力。學習比賽攻守"八大"原則,培養球員閱讀比賽的能力。
4.繼續打好身體素質基礎。抓好速度素質的敏感期訓練,發展球員起動速度和短距離沖刺能力,注重培養球員有球和無球急停急轉、變向等協調、靈敏能力,形成快速、靈活協調的足球專項素質。
二、每周訓練次數與時間
每周訓練3-5次,每次訓練時間為1.5-2小時。
三、訓練內容
1.技術訓練:
繼續提高和完善基本技術的運用能力:在對抗的情況下,進行傳、接、運球、控制球的射門以及相應防守技術的練習,使球員基本形成進攻型或防守型的個人位置特點;學習個人位置技術,并使之服務于比賽攻守八大原則;鼓勵在掌握基本技術的基礎上,形成個人技術特點和風格。
2.戰術訓練:
(1)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小組進攻戰術:包括傳球、接應與創造空間,創造射門機會(墻式二過一、交叉選位配合、居后插上),系統進行攻守戰術原則演示和訓練,進攻四個原則:寬度、滲透、機動、即興,防守四個原則:延緩、平衡、收縮、控制(盯人)。
(2)位置戰術:有目的地分前鋒、前衛、后衛進行位置技戰術演示和訓練。
(3)點球戰術訓練兩種戰術:一種是以角度準確性為主,另一種是以力量性為主。
(4)通過戰例分析,提高球員場上閱讀比賽的能力,以此培養球員的足球意識。
(5)介紹荷蘭"逼迫"式打法,使之貫穿在訓練和比賽里面。
3.身體素質訓練:
各種反應和起動速度的練習,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進行發展快速、協調的腰、腿、腳部動作的練習。
4.心理訓練:
培養自信心,注重思維能力開發,培養球員的獨立性和責任感以及抗干擾、壓力的能力。
5.理論學習:
加深理解比賽規則和絕對服從裁判員判罰的必要性;結合戰例進行攻防原則分析;講授個人位置技術、戰術理論知識。
6.比賽:
參加區、市級十一人制比賽。每周安排一場比賽,全年30-50場比賽。
7.技術考核:點球、踢點球、運球過竿射門。
四、參考教材
1.青少年訓練法
2.協調性訓練法
3.亞足聯教材
2017~2018學年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足球隊訓練計劃(周計劃)
第一學期訓練計劃
周 次 |
訓 練 內 容 |
場 地 器 材 |
備 注 |
第2周 |
一般身體素質 球性球感 |
校足球場 |
如遇到雨天學習理論知識及進行協調性、速度等素質練習。 |
第3-4周 |
一般身體素質 熟悉球性 |
||
第5-6周 |
球性球感 正腳背運球 |
||
第7-8周 |
正腳背運球 專項素質 |
||
第9-10周 |
內、外腳背運球 專項素質 |
||
第11-12周 |
腳背內、外側運球 專項素質 |
校足球場) |
如遇到雨天學習理論知識及進行協調性、速度等素質練習。 |
第13-14周 |
腳背內、外側運球 專項素質 |
||
第15-16周 |
腳背外側運球 腳背外側扣球 |
||
第17-18周 |
腳背內側運球 腳背內側扣球 |
||
第19-20周 |
腳弓傳球 專項素質 比賽:二打二、三打三 |
第二學期訓練計劃
周 次 |
訓 練 內 容 |
場 地 器 材 |
備 注 |
第2周 |
一般身體素質 腳弓傳接球 |
校足球場 |
如遇到雨天學習理論知識及進行協調性、速度等素質練習。 |
第3-4周 |
一般身體素質 腳弓傳接球 |
||
第5-6周 |
熟悉球性 腳內側傳接球 |
||
第7-8周 |
腳內側傳接球 專項素質練習 |
||
第9-10周 |
腳背傳球腳內側腳外側接控球 專項素質練習 |
||
第11-12周 |
腳背傳球腳內側腳外側接控球 專項素質練習 |
校足球場
|
如遇到雨天學習理論知識及進行協調性、速度等素質練習。 |
第13-14周 |
移動中腳內側向前傳接球 專項素質練習 |
||
第15-16周 |
接應與傳接球 專項素質練習 比賽:三打三、四打四、五打五 |
||
第17-18周 |
接應與傳接球 專項素質練習 |
||
第19-20周 |
接應與傳接球(二打一) 專項素質 比賽:二打二、三打三、五打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