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足球專欄
【教育教學】南京市29中高中部足球特長生招生項目測試內容、方法及標準
作者:體育組 瀏覽:283 發布時間:2020/12/29 10:21:15
南京市29中高中部足球特長生招生項目測試內容、方法及標準
一、測試內容與權重
一級指標 |
二級指標 |
權重分 |
||
序號 |
內 容 |
|||
一般隊員 |
身體素質(20%) |
1 |
5米累進往返跑 |
20 |
基本技術(30%) |
2 |
傳接球 |
10 |
|
3 |
頭頂球 |
10 |
||
4 |
運球繞桿(標志物)射門 |
10 |
||
比賽能力(50%) |
5 |
攻防技術 |
10 |
|
6 |
身體素質 |
10 |
||
7 |
技戰術運用 |
15 |
||
8 |
實戰能力 |
15 |
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|
|
|
|
|
|
|
|
||
|
|
|
||
|
|
|
二、各指標測試方法與評分標準
(一)身體素質(20分)
1. 5米累進往返跑(20分)
(1)測試方法
測試者穿膠鞋(或皮質足球鞋)參加該項測試。從起點線開始起跑計時,至第一標志點后返回起點,再返回至第二標志點后再回起點。每次往返必須觸摸放在起點和各標志點的物體,如此往返直至從最后標志處返回起點線停表。每人測試2次,取較好的一次成績。
(2)評分標準
分值 |
20 |
19 |
18 |
17 |
16 |
15 |
14 |
13 |
12 |
11 |
時間(秒) |
31.0 |
31.2 |
31.4 |
31.6 |
31.8 |
32.0 |
32.2 |
32.4 |
32.6 |
32.8 |
分值 |
10 |
9 |
8 |
7 |
6 |
5 |
4 |
3 |
2 |
1 |
時間(秒) |
33.0 |
33.2 |
33.4 |
33.6 |
33.8 |
34.0 |
34.2 |
34.4 |
34.6 |
34.8 |
(二)基本技術(30分)
1. 傳接球(10分)
(1)場地設置
(2)測試方法
A、兩人一組,在各自的8×8米的范圍內,一人用腳背內側傳過頂球,球必須處于滾動運行狀態,另一人用合理的動作方法接球,然后再用腳背內側傳球給對方,對方再接球。
B、每組傳接球的時間為4分鐘,需采用左右腳傳球。
(3)評分標準
優秀(8.5—10分) |
良好(7—8.5分) |
中等(5.5—7分) |
較差(4—5.5分) |
差(4分以下) |
傳球動作方法正確、協調,力量、球速適當,傳球方向、落點準確。接球方法合理、協調,動作連貫,便于做下一個動作。 |
傳球動作方法正確,動作較協調,傳球方向、落點較準確。接球方法較為合理,動作正確較協調,接球基本到位,比較連貫。 |
傳球動作較正確,動作協調性一般,落點基本準確。接球方法較為合理,動作正確較協調,接球基本到位,動作較連貫。 |
傳球動作方法不夠規范,動作協調性較差,傳球方向、落點不夠準確。接球方法不夠合理,動作連貫性尚可。 |
傳球動作不規范,動作協調性較差,傳球方向、落點不準確,沒有球速和高度。接球方法不可理,動作連貫性差。 |
2. 頭頂球(10分)
(1)測試方法
A、測試者站在距離3米處的拋球者對面,準備好后向拋球者方向跑動,觸摸拋球者所持球后迅速向后退步跑,在后退過程中跳起將對方拋來的球頂回給拋球者。
B、每人頂五次球。
(2)評分標準
優秀(8.5—10分) |
良好(7—8.5分) |
中等(5.5—7分) |
較差(4—5.5分) |
差(4分以下) |
判斷準確,起跳時機恰當。頂球動作方法正確、協調,有力量和球速。頂球的方向、落點控制好。 |
判斷準確,起跳時機恰當。頂球動作方法較正確、協調,較有力量和球速。頂球的方向、落點控制好。 |
判斷、起跳時機基本準確。頂球動作和協調性一般,有一定的力量和球速。頂球的方向、落點控制一般。 |
判斷、起跳時機不準確。頂球動作方法不夠正確、協調,力量和球速較差。頂球的方向、落點控制較差。 |
判斷、起跳時機不準確。頂球動作方法不正確、不協調,沒有力量和球速。頂球的方向、落點控制差。 |
3. 運球繞桿(標志物)射門(10分)
(1)場地設置
(2)測試方法
A、測試者將球放在2米寬的起點線上開始運球,球動開表計時。依次曲線運球繞桿(標志物)后,在罰球區外射門,球到達球門線垂直面停表。球射進球門為有效,射門不進或擊中門柱彈出為無效。
B、每人運球繞桿(標志物)左、右腳射門各一次,成績之和為一組,每人可做兩組,取較好一組的成績。
(3)評分標準
分值 |
10 |
9 |
8 |
7 |
6 |
5 |
4 |
3 |
2 |
1 |
時間(秒) |
17.0 |
18.0 |
19.0 |
20.0 |
21.0 |
22.0 |
23.0 |
24.0 |
25.0 |
26.0 |
(三) 比賽能力(50分)
1. 測試方法
測試者自報場上位置,進行至少30分鐘的分組比賽,比賽可采用11人制或7人制,如人數較少可采用3對3或5對5的小場地比賽。人數更少時,可實現點對點對抗等其他測試方式。
2. 比賽評分標準
二級指標 |
指標內涵 |
評價等級 |
權重分 |
|
|||||
優 |
良 |
中 |
及 |
差 |
|
||||
序號 |
內容 |
|
|||||||
5 |
攻防 |
動作準確性,運用動作的合理性,動作連貫性。 |
9-10 |
7-8 |
5-6 |
3-4 |
1-2 |
10 |
|
6 |
身體 |
積極、頑強、跑動多、團隊精神好;起動速度和短距離反復沖刺快、身體對抗和跑動能力強。 |
9-10 |
7-8 |
5-6 |
3-4 |
1-2 |
10 |
|
7 |
技戰術運用 |
個人、局部、整體戰術運用合理,配合成功率高。 |
13-15 |
10-12 |
7-9 |
4-6 |
1-3 |
15 |
|
8 |
實戰 |
踢球的主動意識,判斷、選位、觀察準確;跑位合理;應變能力、配合意識強。 |
13-15 |
10-12 |
7-9 |
4-6 |
1-3 |
15 |
|
江蘇省南京市29中
足球項目測試內容及標準匯總表
身體素質(20分) |
基本技術(30分) |
比賽能力(50分) |
|||||||
5米累進往返跑(20分) |
傳接球 (10分) |
頭頂球 (10分) |
繞桿射門(10分) |
實戰比賽(50分) |
|||||
成績 |
得分 |
得分 |
得分 |
成績 |
得分 |
攻防技術(10分) |
身體素質(10分) |
技戰術運用(15分) |
實戰能力(15分) |
31.0 |
20 |
10 |
10 |
17.0 |
10 |
10 |
10 |
15 |
15 |
31.2 |
19 |
9 |
9 |
18.0 |
9 |
9 |
9 |
14 |
14 |
31.4 |
18 |
8 |
8 |
19.0 |
8 |
8 |
8 |
13 |
13 |
31.6 |
17 |
7 |
7 |
20.0 |
7 |
7 |
7 |
12 |
12 |
31.8 |
16 |
6 |
6 |
21.0 |
6 |
6 |
6 |
11 |
11 |
32.0 |
15 |
5 |
5 |
22.0 |
5 |
5 |
5 |
10 |
10 |
32.2 |
14 |
4 |
4 |
23.0 |
4 |
4 |
4 |
9 |
9 |
32.4 |
13 |
3 |
3 |
24.0 |
3 |
3 |
3 |
8 |
8 |
32.6 |
12 |
2 |
2 |
25.0 |
2 |
2 |
2 |
7 |
7 |
32.8 |
11 |
1 |
1 |
26.0 |
1 |
1 |
1 |
6 |
6 |
33.0 |
10 |
|
|
|
|
|
|
5 |
5 |
33.2 |
9 |
|
|
|
|
|
|
4 |
4 |
33.4 |
8 |
|
|
|
|
|
|
3 |
3 |
33.6 |
7 |
|
|
|
|
|
|
2 |
2 |
33.8 |
6 |
|
|
|
|
|
|
1 |
1 |
34.0 |
5 |
|
|
|
|
|
|
|
|
34.2 |
4 |
|
|
|
|
|
|
|
|
34.4 |
3 |
|
|
|
|
|
|
|
|
34.6 |
2 |
|
|
|
|
|
|
|
|
34.8 |
1 |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