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風采
“祝福2016”街頭采訪——文學社寒假社會實踐活動
作者:團委 瀏覽:770 發布時間:2016/2/29 14:56:06
高一6 王子澤活動小結:
除夕前兩天,文學社開展了一次別出心裁的迎新活動。我們在社長的帶領下,在石頭城公園里采訪了許多游客和市民,征集了他們的新年愿望與祝福。
我們在公園里走著,發現一位老爺爺獨自坐在河邊的亭子里,便有點想去采訪他。老爺爺很和氣,我們向他說明了目的后,他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。說起過年,他指指公園旁的一個小區,說:“我就和幾個老伙伴在家里一起過年,年紀大了就不出去了。”
“那您的兒女會回來過年嗎?”我問。
老爺爺沉默了一會,似乎嘆了口氣,說:“他們都出國了,在加拿大,遠著呢,今年就不回來了……”
“那您一定希望他們?;丶铱纯茨??”
“當然,但我更希望他們在國外平平安安的,就好。”
老爺爺話不多,但就這句“平平安安的,就好”包含了多少父母對兒女的愛和牽掛,包含了多少默默承擔的孤寂和對兒女的體諒。
春節這個舉家團圓的日子,又有多少個家庭會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團聚,漂泊在外的游子,其實心又何嘗不早就飛回了家?背井離鄉到此地的人,又有多少真的過得舒心如意?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。為了追逐夢想,抑或為稻梁謀,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故土,去向遠方。在平日里,每個人都是被職業,衣著,外形甚至是交通方式標簽化的一類人,但當我們踏上回家之路,每個人都是歸家的游子,有著各不相同的動人故事。
或許是在火車上觸發了一段電影般的奇遇,慌亂中夾雜著小小的幸運,或許只是一次看似簡單的,喜氣洋洋的回家之旅,因為嘗試了于以往不同的方式—買張站票,激發了自己的潛能,或許對于吃貨而言,回家路上的食物也有異樣的魅力,能讓你記掛許久,那是屬于火車的獨特記憶……
又或許,你的回家之路很普通,與其他旅行不同的只是那份發自心底的歡喜,就像春運時節的綠皮火車上的笑臉一樣,滿含著對回家的深切期盼,多少疲倦和辛苦都無法改變。
自1980年“春運”一詞首次見諸報端,30多年來,一年一度的候鳥式大遷徙在廣闊的國土上不斷上演。2016,又一次回家之旅即將啟程。在這場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中,我們就是那些平凡而微小的感動的創造者,一年一年,隨著鐵軌,沿著道路,心懷希望和期盼,一直向前。
也許你的2015年充滿了故事,故事里有窮困窘迫,顛沛流離,有渺茫的希望,忽晴忽雨的前路……是啊,你我都是普通人,知事,定性,追夢,歷劫,遇人,靜心,知命。但也希望你我能如常人一樣,在命運面前緘聲,理智地止步,明智地離去,然后把一切交予時間。
世間之事,大約總是物極必反,否極泰來,在足夠的沉淀與付出后,命運總是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間,來一次漂亮的厚積薄發。
高一1 張北辰活動小結:
今天我們踏著冬日的足跡,隨著金陵悠長的歷史綢帶,來到了石頭城遺址公園。
人們對于春的期許總是帶著自己的獨特的心念,在這里生活的人們又會在佳節將至之時飽含什么樣的祝福呢?
我所采訪的一位路人,恰是29中我的一位高二學長?;蛟S是忙里偷閑,在小高考前,身至這鬧中取靜的地界,偷得浮生半日閑。
采訪過程中他提及到國家的環境,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已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。他希望政府能夠多為環境改善做工作。當然,大至國家,微至小家,他和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,希望家人能夠身體健康,自己也得以學業有成。
其實人們的幸福很簡單,不論逢年過節還是平常日子,我們的祝福都是鮮有浮夸的,這大抵就是我們生活的本源——以基礎的物質和精神作為生活的支柱。
望人們小小的、充滿愛的夢想得以成真!